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国内  >  国内万象
搜 索
调查:亲子手工作业变成评比 次数多要求高
2017-11-07 10:21:32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极光新闻

  幼儿园亲子手工作业缘何变了味儿

  调查动机

  为了提高孩子动手能力、增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少幼儿园常常布置各种亲子手工作业。幼儿园的初衷无可厚非。然而,不少家长在参与亲子手工作业过程中发现,这些高要求的作业非但无法让孩子参与其中,而且让家长身心俱疲。

  □本报记者赵丽

  “各位家长,本周五园里有活动,需要给孩子准备万圣节衣服、帽子、面具、魔法棒……”几天前的一个下午,正在家里做家务的王芸临被家长微信群的消息打断,她的新任务来了。

  这已经不是王芸临第一次收到老师的通知,自从女儿上幼儿园,大大小小的任务就没断过。和很多家长一样,女儿入园两个月,她觉得自己像“开挂”一样练就了十八般武艺,甚至常常感慨“仿佛重新上了一次学”。

  在王芸临看来,幼儿园倡导亲子教育无可厚非,但一些剑走偏锋的“作业”似乎与幼儿教育不符。

  亲子手工作业变成评比

  “就拿上周来说,万圣节和重阳节赶在一起,幼儿园老师要求孩子与家长一起制作南瓜灯、风筝、万圣节走秀服装和敬老视频。结果是,孩子爸爸刻南瓜灯和制作风筝,我准备万圣节走秀的服装还有家里的敬老视频。”王芸临苦笑着对记者说,“一个刚3岁的孩子,参与这些制作能干什么。”

  王芸临家住北京市海淀区,原本以为女儿上幼儿园后,自己身上的担子能轻一点,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自从孩子入园后,作为家长的她,“功课”反倒多了起来。

  面点比赛、给动物做房子、服装秀……幼儿园里时不时会布置作业,怎么能别出心裁帮孩子完成“作品”,让她这位拥有博士学历的妈妈伤透脑筋。

  “老师有时会在家长接孩子时当面布置任务,有时在微信群里发通知。遇到作业布置得急,我又没什么创意时,就得上网查资料,绞尽脑汁去想、去做。这些任务,爷爷奶奶辈肯定应付不来,必须要父母亲自上阵。”王芸临记得,最夸张的一次,她为了给孩子做手工作业,熬了一个通宵。

  在北京一家设计公司工作的冯雅萍也有这样的遭遇。儿子就读的幼儿园经常会“突发奇想”布置一些作业,这让她“头大”。

  冯雅萍告诉记者,现在幼儿园给孩子布置的作业越来越多花样,很多更像是给家长的作业,“比如我一个朋友对我说,她家孩子上周的周末作业是用废旧物品自制花盆,还要自带花苗到学校。不得已,朋友只能和老公费尽心思用空食用油罐子做了个‘花盆’,然后从自家阳台的花盆里刨了棵花苗出来”。

  冯雅萍的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也要求孩子自制盆栽,只不过对花盆的要求更加苛刻——要求用一个废旧的小球制作。“我当时只能把养得好好的一小株盆栽挖出来。主要是对废旧小球的要求,家长要么买个新球要么把已有的球切开交作业。盘栽养不养得活还是未知数,而且还这么不环保”。

  袁谢琴的孩子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一家幼儿园上学,她通过邮件的方式给记者讲述了一项“奇葩”幼儿园作业——要求孩子和家长完成一本自制图书,要求图文并茂。

  “三岁多的孩子不会画画、不会写字,老师要求孩子与家长一起完成,其实就是让家长完成。”袁谢琴说,后来听老师说,这个作业布置了近两个月,收集上来的作业并不理想。考虑到家长们工作繁忙,老师就没作硬性要求。

  家长不胜其烦,有些幼儿园老师也有怨言。北京一家幼儿园的老师李平告诉记者,“说实话,我自己都被上级布置的手工任务弄得不胜其烦。什么科技小制作、废物利用小制作、手抄报、读书卡、窗花以及美术作品,每个星期都要孩子做好几样。赶上节日,还要评比展示。假如一个学期这种作业控制在10次以内,并且尽量留在周末和假期的话,我相信绝大多数家长能接受。亲子手工的出发点是好的,无奈上级‘开展素质教育’,为了展现‘丰富多彩的活动’,手工作业不仅次数惊人,难度更是日益攀升。现在的手工作业已经变成了一项评比、一项任务,甚至是沉重的负担”。

  是增进交流还是考家长

  “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布置手工作业的目的是为了让家长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增加父母与孩子的亲子交流时间。”李平说,她在工作中发现,现在的父母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太少,“比如今年万圣节,我们特意把活动时间安排在周六,可仍然有很多孩子是老人陪着来的。父母双方真的一个人都没有时间吗?有些家长一边当甩手掌柜,一边提倡素质教育,我们作为老师也不理解”。

  不过,受访家长也对记者说,他们并非不愿意陪伴孩子,而是有的幼儿园作业实在是太高难度。“儿子的幼儿园要求做‘三叶风车’,不能使用纸质材料,要能转。有一位家长拆了家里的遥控飞机,用螺旋桨和小电机做成三叶风车,这个手工作业被老师传到微信群里夸奖一番。我们家穷,舍不得拆玩具,难道就是不爱孩子不陪孩子吗?”孩子在北京市西城区某幼儿园上中班的黎思诚向记者吐槽说,客观讲,幼儿园布置亲子作业的初衷是很好的,可以增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可是幼儿园每次都要评比作业,“做得好的贴墙上,幼儿园的这种做法让家长怎么办?这是打算让父母都炼成十项全能吗?”

  对此,冯雅萍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有人说家长做手工作业是为了攀比,可是你要是做得不好,难道忍心让孩子看着别的小朋友的作品贴墙上,自己的作品只能摆在一边吗?小朋友的内心不会觉得不如别人吗?我赞同亲子作业,但是拒绝评比。不是每个家长都有时间、有天赋做这些手工。那些没有绘画基础的家长尽力做了,只是不想让孩子失望,不想让孩子受到无端的指责,仅此而已。”

  “如果一项作业只求结果不求过程,我认为是本末倒置。幼儿园的手工类作业,最有价值的部分恰恰是完成的过程,孩子能够在动手过程中发现问题,再通过思考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从作业中学到知识。”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将作业完成质量当成教学目的,必然会追求结果的“好”,所以家长不得不替孩子做。因为完全让孩子做手工作业,不仅时间不够用,而且做出来的东西老师也不会满意。“布置作业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偏离了这个目标,再有意义的作业也会沦为差事”。

  对此,冯雅萍回忆说,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亲子作业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度,建立正确的沟通方式”,“如果家长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还要想着万一我和孩子做的没有别人家做的好看,育儿教育就会受到无形的压力,适得其反”。

[1]  [2]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
频道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