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病成长的孩子”新学期会不治自愈吗
王逸轶不像母亲关希那样雷厉风行,而是文静内向,自尊心强,尽可能把所有老师交待的事情做好。小学一~四年级,王逸轶不需要父母过问学习,成绩始终是班里前十名。但五年级时,身体突然出现问题,上学时在学校门口干呕或呕吐,但关希带她去医院检查,却无任何疾病。起初,关希觉得王逸轶可能学习压力有点大,也许休息一阵就会好,没有太理会。凡是呕吐,当天就不送孩子去学校了……小升初进入普通中学后,关希明显感觉孩子放了。可第二学期又开始呕吐,一旦呕吐,就会好几天不去学校……三年了,关希始终没有找到女儿呕吐的原因,对孩子能否继续上学完全没有把握。临近开学,关希天天失眠,担心女儿旧病复发,这日子怎么熬呀?
王逸轶属于典型的“内外不一致”型的孩子,表面上平静如水,而内心却惊涛骇浪。经过比较长时间的观察,确认我是可以信赖的人之后,她开始向我吐露心声。原来,最让她感到不安的是自己的家庭。父母多年来感情不和,母亲赚钱多,很强势,但父亲也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抗争着……王逸轶从小内心缺乏安全感,不愿跟父母说心里话,更不愿向他们求助。五年级学习压力加大后,她力不从心了,但父母对分数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的负性情绪爆棚。渐渐地,学校生活越来越不能让她感到快乐,以至于痛恨上学。
孩子对父母婚姻的质量是十分敏感的,他们的一切安全感都来自家庭的稳定和谐。从系统派家庭治疗的角度看,孩子出现问题,往往是在“代替整个家庭承担过错”。王逸轶的表现是典型的“躯体化”,当人的心理压力达到一定程度,身体出现诸如头疼、持续低烧、呕吐和消化道系统疾病等症状,应首先到医院进行彻底的身体检查,如排除生理有器质性病变,就可以考虑是心理疾患,接受系统的心理咨询。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不要侥幸抱着“树大必直”的想法,贻误心理咨询的关键期。
王逸轶三年来不明原因的呕吐,父母未加重视,一年又一年地“对付”,使得孩子每个新的学年都旧病复发。不完整的就读经历使王逸轶对学校的畏惧已经条件反射了,她落下了许多知识,不知道如何与同学相处,觉得自己没有可取之处,改变变得更加艰难。害怕旧病复发是学生和家长新学期的焦虑之一,但因为这种局面往往是长期形成,并隐含深层次原因,要想获得根本性改善,这样的家庭恐怕要进行比较长时间的咨询。
针对他们的情况,我给出的具体建议:
到医院进行全面的体检,排除生理疾病的可能性。
父母进行婚姻治疗,告别博弈状态,消除内在的委屈,告别负性情绪。
父母注意用心陪伴女儿的成长。
王逸轶逐步梳理知识,从一点点进步中获得自信心。父母积极和学校沟通,请学校给予配合,让孩子有勇气逐步回归学校。